硫酸小诺霉素滴眼液介绍
硫酸小诺霉素滴眼液,西药名。为氨基糖苷药。用于对硫酸小诺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结膜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所引起的外眼部感染,如眼睑发炎、麦粒肿、泪囊炎、结膜炎、角膜炎等。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硫酸小诺霉素。
性状
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对硫酸小诺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结膜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所引起的外眼部感染,如眼睑发炎、麦粒肿、泪囊炎、结膜炎、角膜炎等。
规格
8、ml:24mg。
用法用量
滴于眼睑内,一次1-2滴,一日3-4次。
不良反应
1、少数病人可能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
2、局部可出现瘙痒、眼痛等刺激症状,偶见表层角膜炎、雾视及分泌物增加。
禁忌
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杆菌肽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听力减退或重听者慎用。
2、肝肾疾患者慎用。
3、不宜长期使用。
4、开启后最多可使用4周。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不能与右旋糖酐、利尿酸、速尿等并用。
药理作用
本品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各种革兰阴性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经体外抑菌实验显示本品对伤寒杆菌、肺炎杆菌和变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小于1.46μg/ml,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2.93μg/ml,又经本品对家兔实验性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角膜炎和结膜炎的治疗,显示有较明显的疗效。另经家兔眼睛的局部刺激实验,未见本品有明显刺激作用。
药代动力学
本滴眼液在家兔正常眼内2小时后前房水浓度达到最高浓度为0.54μg/ml,然后渐渐降低。眼组织内、眼睑、球结膜等也有较高浓度。眼有炎症时,比正常眼的渗透浓度高,角膜内可达到甚高浓度,对角膜疾患有效。
贮藏方法
密闭,在阴暗处保存。
有效期
18个月
执行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1-(X-033)-2003Z。
鉴别
1、取本品2ml,加0.1%茚三酮水饱和正丁醇溶液1ml与吡啶0.5ml,在水浴中加热5分钟即显青紫色。
2、取本品及小诺莓素标准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3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年版二部附录Ⅴ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临用前于105℃活化2小时)上,另取氯仿-甲醇-浓氨溶液(2:
15:
1、)混合,振摇,冷藏12小时,分取下层混合液为展开剂,用西林瓶装60%的硫酸溶液调节湿度,展开后,于15-25℃晾干,置碘蒸汽中显色,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颜色和位置应与标准品溶液的主斑点相同。3)本品显硫酸盐的鉴别反应(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Ⅲ)。
检查
1、pH值:应为6.5-7.5(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ⅥH)。
2、溶液的颜色:取本品,与黄色或黄绿色2号标准比色液(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ⅨB)比较不得更深。
3、其他:应符合滴眼液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J)。
含量测定
1、精密量取本品适量,加灭菌水制成每1ml中含1000单位的溶液。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ⅪA)测定。1000小诺霉素单位相当于1mg的C20H41N5O7。
试验菌: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
培养基:
1、号培养基(pH7.8)。
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pH7.8)。
抗生素溶液浓度(单位/ml):高低剂量为2u/m1和0.5u/ml。
培养条件:36-37℃,14-16小时。
2、本品为硫酸小诺霉素的滴眼剂,含小诺霉素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