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乙酰吉他霉素干混悬剂介绍

乙酰吉他霉素干混悬剂介绍

乙酰吉他霉素干混悬剂介绍

乙酰吉他霉素干混悬剂,西药名。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用于革兰阳性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链球菌咽峡炎、猩红热、白喉、军团菌病、百日咳等,以及淋病、非淋病性尿道炎、痤疮等。

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乙酰吉他霉素。

性状

本品为口服混悬剂。

适应症

本品主要适用于G+菌所致的各种感染,特别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及表皮软组织感染。据文献报道,本品对百日咳、猩红热、中耳炎等症也有良好的疗效。

规格

(1)0.1g(10万单位,按吉他霉素计);

(2)0.2g(20万单位,按吉他霉素计)。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0.2-0.4g,一日3-4次,一日总量为0.8-1.2g。儿童,按体重一日25-50mg/kg,分3-4次服用,疗程7-14日。

不良反应

偶有胃部不适、皮疹等。

禁忌

对本品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过敏或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2、用40℃以下温开水冲溶后服用。

3、本品为抑菌性药物,要按一定时间间隔给药,以保持体内药物浓度,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4、本品与红霉素有交叉耐药。

5、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医生。

药理作用

本品的抗菌谱和红霉素相似,对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阴性菌、支原体、立克氏体、螺旋体等有效,主要用于抗青霉素的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感染。

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后迅速吸收,在脏器内有较高浓度,在肝和胆汁中浓度最高,主要经胆道排泄。

贮藏方法

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试行)WS-415(X-359)-99。

鉴别

取本品适量,加温水适量,充分搅拌,使成均匀的混悬液,离心,弃去上清液。沉淀物重复处理三次,将沉淀物烘干,取适量,加乙醇溶解,制成125μg/m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1)取供试品溶液2ml,加硫酸4ml,摇匀,溶液呈红褐色。

(2)取供试品溶液1ml,加乙醇稀释至约25μg/ml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IVA)测定。在231nm处有最大吸收。

检查

1、干燥失重:精密称取本品适量,于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4.0%(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ⅧL)。

2、粒度:取本品5包,称定重量,置药筛中,过筛时筛保持水平状态,左右往返筛动3分钟,不能过三号筛和能过九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供试量的15%。

3、混悬性:取本品10g,加温水200ml,搅拌5分钟,应混悬均匀,不得很快下沉,下沉的颗粒经振摇仍能分散均匀。

4、装量差异:限度为±8%。

5、其他:应符合干混悬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IO)。

含量测定

1、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合均匀,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吉他霉素6万单位),置100ml容量瓶中,加甲醇80ml充分振摇,使主药乙酰吉他霉素溶解后,加无菌水稀释到刻度,摇匀,于37℃放置24小时,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用pH7.8-8.0的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24μg/ml和12μg/ml,照乙酰吉他霉素微生物效价检定法检定(附件:乙酰吉他霉素微生物效价检定法),即可。

2、本品含乙酰吉他霉素按吉他霉素计应为标示量的9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