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盐酸金刚烷胺颗粒介绍

盐酸金刚烷胺颗粒介绍

盐酸金刚烷胺颗粒介绍

盐酸金刚烷胺颗粒,西药名。用于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金刚烷胺。

性状

本品为白色颗粒;味甜。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规格

6、g:60mg。

用法用量

1、口服,温开水冲服。

21-9岁小儿,每8小时1.5-3mg/kg,每日剂量不超过150mg。

39岁以上儿童,一次100mg,每12小时1次。

不良反应

1、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头晕目眩、头痛失眠焦虑、幻觉、精神混乱,恶心,食欲减退、便秘、口鼻干。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减少。

2、持续存在或比较顽固难以消失的不良反应有: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目眩,易激动;食欲消失,恶心,神经质,皮肤出现紫红色网状斑点或网状青斑,睡眠障碍或恶梦等为常见。视力模糊,便秘,口、鼻及喉干,头痛,皮疹,经常疲劳或无力,呕吐等为少见或极少见。

3、长期应用可出现足部或下肢肿胀,不能解释的呼吸短促,体重迅速增加(可能因出血性心力衰竭所致)。

禁忌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癫痫患儿禁用。

3、麻疹流行期的小儿禁用。

4、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为小儿制剂。

2、长期使用本品可能抑制唾液分泌,患者易发生龋齿、牙周病、口腔念珠菌病等。

3、伴有下列情况的患儿应慎用本品:

(1)反复发作的湿疹样皮疹。

(2)末梢性水肿。

(3)充血性心力衰竭。

(4)精神病或严重神经官能症。

(5)肾功能障碍。

4、儿童用药: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

5、药物过量:

(1)药物过量可出现惊厥、严重的情绪或其他精神改变,严重的睡眠障碍或恶梦。

(2)支持疗法:根据病情分别给于镇静剂、抗惊厥剂、抗心率失常药,必要时可加用其他药物。

(3)控制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的症状:可缓慢静注毒扁豆碱,患儿每间隔5-10分钟给0.5mg,最大用量每小时甚至可达2mg。

药物相互作用

1、服药期间不宜饮用含酒精饮料,因可增加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眩晕、头重脚轻、直立性低血压等。

2、本品不宜与中枢神经兴奋剂合用,以免引起中枢神经兴奋症状,如不安、易激惹、失眠、抽搐或心律紊乱等。

3、抗胆碱药、抗抑郁药、抗运动障碍药、抗组胺药、止泻药、含阿片类或吩噻嗪等药物与本品联合应用时可能增强抗胆碱样不良反应,如意识障碍、幻觉、恶梦等。因此上述药物或本品的剂量宜酌减;同时应注意可能岀现麻痹性回肠。

4、氢氯噻嗪和氨苯蝶啶等利尿剂与本品同用时,可能减少本品经肾清除量,导致血药浓度增高和毒性反应。

药理作用

本品能阻断甲型流感病毒脱壳及其核酸释放至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对已经穿入细胞内的病毒亦有影响其初期复制的作用。由于本品是在病毒与细胞之间起作用,并无宿主特异性,对预防或接触病毒初期用药较为有效。

贮藏方法

遮光,密封保存。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鉴别

1、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盐酸金刚烷胺0.1g),加水5ml,振摇使盐酸金刚烷胺溶解,滤过,取滤液照盐酸金

刚烷胺项下的鉴别(1)、(3)项试验,显相同的反应。

2、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盐酸金刚烷胺0.2g),加二氯甲烷50ml,振摇使盐酸金刚烷胺溶解,滤过,滤液置水浴蒸干,取残渣,依法测定(通则040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369图)一致。

检查

应符合颗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4)。

含量测定

1、取本品20袋,精密称定,计算平均装量。取内容物,混匀,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盐酸金刚烷胺0.3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乙醇50ml,振摇20分钟使盐酸金刚烷胺溶解,用干燥滤纸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ml,加0.0lmol/L盐酸溶液5ml与乙醇约30ml,照电位滴定法(通则0701),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两个突跃点体积的差作为滴定体积。每1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8.77mg的C10H17N·HCl。

2、本品含盐酸金刚烷胺(C10H17N·HCl)应为标示量的93.0%-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