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花介绍
金针花,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黄花菜HemerocalliscitrinaBaroni的全草,又名黄花菜。具有散瘀消肿,祛风止痛,生肌疗疮之功效。用于跌打肿痛,劳伤腰痛,疝气疼痛,头痛,痢疾,及疮疡溃烂,耳尖流脓,眼红痒痛,白带淋浊。
功效作用
功能
散瘀消肿,祛风止痛,生肌疗疮。
主治
用于跌打肿痛,劳伤腰痛,疝气疼痛,头痛,痢疾,及疮疡溃烂,耳尖流脓,眼红痒痛,白带淋浊。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或研粉撒敷。
注意事项
鲜花不宜多食,特别是花药,因含有多种生物碱,会引起腹泻等中毒现象。
相关论述
《台湾药用植物志》:煎服为肠部疾患良药,治疝痛及痢疾。外敷头痛,亦为偻麻质斯之擦剂。”(美洲)土人以叶为引赤药或耳炎之糊剂;叶液汁混椰子油治耳炎脓。”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跌打肿痛,劳伤腰痛:用臭矢菜鲜全草捣烂外敷。
2、治疮疡溃烂:用臭矢菜全草水煎外洗,并用全草研粉撒布患处。(1-2方出自《广西本草选编》)
3、治劳伤过度,肢体无力:黄花菜鲜全草30g,水煎,冲红糖,早晚饭前各服1次;忌食酸、辣、芥菜等物。(《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药膳食疗
金针花粥:
功效:清热、消肿、利尿、养血、平肝。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等。
原材料:鲜金针花50g(干品20g),粳米50g,食盐适量。
做法:将金针花用开水焯过,清水浸泡后加水适量煎煮,随后将泡过的粳米加入,煮成稠粥。
用法:吃菜喝粥,每日1次。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花呈弯曲的条状,长约10cm。表面黄棕色或淡棕色。湿润展开后呈喇叭状,花被管较长,先端6裂;雄蕊6.有的基部具细花梗。质韧,气微香,味微甜,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