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梅介绍
金丝梅,中药名。为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金丝梅Hypericum patulum Thunb.ex Murray[Norysca patula(Thunb.ex Murray)J.Voigt]的全株。具有清热利尿,疏肝活络的功效。主治热淋,肝炎,感冒,扁桃体炎,疝气偏坠,筋骨疼痛,跌打损伤。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利尿,疏肝活络。
主治
热淋,肝炎,感冒,扁桃体炎,疝气偏坠,筋骨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捣敷;或炒研末撒。
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行肝气,利小便,治诸淋,利膀胱,止茎中痛。走经络,止筋骨疼。止偏坠气疼,膀胱疝气,良效。”
2、《四川常用中草药》:“能祛瘀,利尿。治便血,牙痛,淋病,催乳。”
3、《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舒筋活络,舒肝,止血。”
4、《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用于肝炎,感冒,跌打损伤。”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扁桃体炎:金丝梅、板蓝根各15g。水煎服。(《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
2、治咳嗽:金丝梅全草9g,生姜1片。捣烂兑开水冲服。(《湖南药物志》)
3、治跌打损伤:金丝梅、苎麻根适量。捣烂外包。
4、治烧、烫伤:金丝梅花或叶,和地榆叶各半。炒炭研末,溃者撤患处,未溃者用清油调搽。(3、4方出自《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6、-7月采集,切碎,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