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粘褶菌介绍
褐粘褶菌,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褐粘褶菌Gloeophyllumsubferrugineum(Bark.)Bond.etSing.[LenzitessubferrugineaBerk.]的子实体。具有祛风除湿、顺气、抗肿瘤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胸闷胁胀、癌症。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除湿、顺气、抗肿瘤。
主治
风湿痹痛、胸闷胁胀、癌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化学成分
同属植物篱边粘褶菌含麦角甾醇,麦角甾-7,22-二烯-3β-醇,麦角甾-7-烯-3β-醇,羽扇豆醇及脂肪酸。密粘褶菌含纤维素,糖类降解酶类,螯合的金属络合物即低分子量的铁结合化合物和甲壳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集,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子实体无柄。菌盖扇形或半圆形,基部狭小,长径2-10cm,短径2-5cm,厚5-10mm。表面锈褐色或灰白色,有或无细绒毛,具较宽的同心性环带,边缘薄而锐。菌肉锈褐色或茶色。菌褶宽2-6mm,有分叉,褶缘薄或呈锯齿状。木栓质。气微,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