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宋果介绍
吕宋果,中药材名。本品为马钱科植物吕宋豆的成熟种子。功能主治为:治腹痛泻利,疟疾,虫积,刀伤出血,蜈蚣咬伤。
功效作用
功能
理气止痢,截疟,止血解毒,杀虫。
主治
《纲目拾遗》:治腹痛泻利,疟疾,虫积,刀伤出血,蜈蚣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磨汁,每次量2~3厘,每日服2~3次。外用:刮末撒或调敷。
注意事项
体虚,久病者忌用;孕妇、儿童禁用。
化学成分
种子含生物碱2.5~5%,其中46~62%为番木鳖碱;还有马钱子碱0.5%、少量的小檗碱以及三个16-烷氧基番木鳖碱:
16-甲氧基番木鳖碱、16-乙氧基番木鳖碱和16-丙氧基番木鳖碱。另含番木鳖甙。
药理作用
参见马钱子条。
相关论述
《纲目拾遗》:治腹痛泻利,疟疾,虫积,刀伤出血,蜈蚣咬伤。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①治腹痛泻利,疟疾初作,蛔虫疳积,中风昏仆:吕宋果,磨水服。
②治刀斧伤血漏:吕宋果,刮末敷患处。
③治蛇、蝎、蜈蚣咬伤:吕宋果,磨清水服;并刮末敷伤处。
④治头疮痒烂F疬:吕宋果,切碎,以油煎之,乘热遍擦,向火取暖,随以布向火取热,覆病人身上而睡,又以被盖,不见生风愈。(①方以下出《纲目拾遗》)
⑤治内痔外翻:吕宋果,以醋磨,涂患处。(《贵州中医验方》)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干燥成熟种子呈不规则卵圆形,或一面有棱,长2~3厘米,宽1.5~2厘米,厚约1.5厘米,外表灰棕色,有细疣点,有的残留银灰色带光泽的毛茸。基部有圆形的种脐。质坚实,纵切面可见角质状、半透明、灰棕色的大胚乳,中央具子叶2片。气无,味极苦(性剧毒,尝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