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厣草介绍
螺厣草,中药名。为水龙骨科伏石蕨属植物伏石蕨Lemmaphyllum microphyllum Presl的全草。具有清肺止咳,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肺痈,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咽喉肿痛,腮腺炎,痢疾,瘰疬,痈疮肿毒,皮肤湿痒,风火牙痛,风湿骨痛。
功效作用
功能
清肺止咳,凉血止血,清热解毒。
主治
主要用于肺热咳嗽,肺痈,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咽喉肿痛,腮腺炎,痢疾,瘰疬,痈疮肿毒,皮肤湿痒,风火牙痛,风湿骨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8g,鲜品60-120g;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或绞汁滴耳。
化学成分
全草中含有三萜化合物:α-芒柄花二烯、β-芒柄花二烯、7,14芒柄花二烯、7,13芒柄花二烯、7,14(27)芒柄花二烯、8,14(27)-芒柄花二烯、α-水龙骨萜四烯;还含有甾体化合物:蕨甾酮和伏石蕨甾嗣。
相关论述
1、《本草拾遗》:主痈肿,风疹,脚气肿,捣烂敷之。亦煮汤洗肿处。
2、《本草纲目》:治小便出血,吐血,衄血,齲齿痛。
3、《药性考》:治便血,血淋。
4、《采药志》:治肺火结成脓血痈疽。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劳伤咳嗽:石耳坠30g。泡酒服。(《贵州民间药物》)
2、治肺痈吐脓:螺厣草60g,冰糖15g。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3、治小便出血:镜面草取清汁,人蜜少许,同水调服。(《世医得效方》镜面散)
4、治大便出血:镜面草捣汁,无灰酒下之,或用淡豆豉煎汤下之。(《续回生集》)
5、治痢疾:伏石蕨全草6g。水煎服。(《南药物志》
6、治白带:伏石蕨30g,猪瘦肉(或鸡蛋)糖各适量。水炖服。(《福建药物志》)
7、治蛇缠恶疮:镜面草,人盐杵烂敷之。(《纲目》)
8、解鼠莽毒:镜面草自然汁、清油各一杯,和服,即下毒五次,以肉粥补之,不可迟。(《医说》)
9、治风湿疼痛:石耳坠30g。煎酒服。(《贵州民间药物》)
1、0、治心气痛:伏石蕨全草,研细末,每次3g,兑酒服。(《湖南药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