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鸡肝散介绍

鸡肝散介绍

鸡肝散介绍

鸡肝散,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四方蒿Elsholtzia blanda(Benth.)Benth.【Aphanochilus blandus Benth;Mentha blanda Wall.ex Hook.】的全草。具有清热,消炎,止痛的功效。主治肾盂肾炎,肾炎,感冒,肝炎,痢疾,肠炎,牙痛,结合膜炎,创伤出血。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消炎,止痛。

主治

肾盂肾炎,肾炎,感冒,肝炎,痢疾,肠炎,牙痛,结合膜炎,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研末或捣汁;或炖肉,外用:捣汁涂或研末撒。

注意事项

心气虚,无惊邪者忌用。

化学成分

茎、叶、花序果均含挥发油。鲜茎出油率为0.095%,鲜叶为0.45%,鲜果为0.81%。全草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有:脚6醇乙酸酯,β-丁香烯,α-香柑油烯,芳樟醇乙酸酯等28种成分。果熟期采集的四方蒿全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还有:蓄谋樟醇,苯乙酮,反-氧化芳樟醇,龙脑,脚6醇-毕澄茄醇,顺-氧化芳樟醇,樟脑。检药醛,还含少量的三环烷,香桧烯,β-蒎烯,α-松油烯,松油烯-4-醇,α-松油醇,龙脑甲酸酯,波旁烯,草烯等30个成分。野生四方蒿地上部分挥发油还含有:

1、8-桉叶素类,樟烯,α-蒎烯,辣薄荷酮,柠檬烯,β-去氢香需酮,龙脑烯,反式-丁香烯,还有少量的三环烯,β-月桂烯,橙花醇,α-衣兰油烯等29个成分。另外还含有α-水芹烯等。

相关论述

1、《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止血镇痛。治肾盂肾炎,咽喉炎,扁桃腺炎,感冒,风火牙痛,龋齿痛,急性胃肠炎,创伤出血。

2、《云南中草药》:健脾利湿,消炎止痛,治夜盲症,痢疾腹痛,腋臭,火烧伤。

3、《红河中草药》:清肝明目,消疳,止痒。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肾盂肾炎,肾炎:滇香薷,研末,一至二钱。开水送服,一日二次,四周为一疗程。

2、治感冒:滇香薷一至二钱。煎服。

3、治小儿疳积:滇香薷一钱。煎服或炖肉服。(①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药选》)

4、治肝炎:鸡肝散干茎叶三钱,九股牛五钱,地耳草三钱。煎服。

5、治夜盲,结合膜炎:鸡肝散花一至二钱。炖蛋或猪肝,先熏双眼,后服。

6、治痢疾:鸡肝散鲜叶一至二两。捣汁内服。

7、治皮炎,荨麻疹,皮肤溃疡:鸡肝散鲜茎叶,煎水外洗,或干叶研末,香抽调搽。(4方以下出《红河中草药》)

8、治急性胃肠炎:鲜黑头草一把。捣细,开水冲服,酒引。(《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9、治创伤出血:鲜黑头草,捣敷或研粉撤。(《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1、0、治火烧历:鲜四方蒿,研末,拌鸡蛋清搽患处,每日三次。(《云南中草药》)

1、1、治腋臭:滇香蕾鲜品,捣烂敷于腋下,每日一次,连用一周。(《云南中草药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或初冬采收,鲜用或阴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茎呈方柱形,长50-150cm,密被柔毛;质脆,断面有髓,叶卷曲皱缩,展平后呈椭圆状披针形,长3-16cm,宽1-4cm,边缘有锯齿;上面暗绿色,有黄色发亮的腺点,下面灰绿色,叶脉上有平伏毛,叶柄长0.3-1.5cm。通常可见顶生或腑生的轮伞花序,花冠多存在,淡棕色或黄白色,有特异清香。味辛、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