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鸡屎藤介绍

鸡屎藤介绍

鸡屎藤介绍

鸡屎藤,中药名。为茜草科鸡矢藤属植物鸡矢藤 Paederia scandens(Lour.)Merr.的全草或根。具有祛暑利湿,消积,解毒。主治中暑,风湿痹痛,食积,小儿疳积,痢疾,黄疸,肝脾肿大,瘰疬,肠痈,脚气,烫伤湿疹,皮炎,跌打损伤,蛇咬蝎螫。

功效作用

功能

暑利湿,消积,解毒。

主治

中暑,风湿痹痛,食积,小儿疳积,痢疾,黄疸,肝脾肿大,瘰疬,肠痈,脚气,烫伤湿疹,皮炎,跌打损伤,蛇咬蝎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30-60g;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事项

凡虚寒体弱者慎用。

化学成分

含鸡屎藤甙、鸡屎藤次甙、车叶草甙等环臭蚁醛类化合物及γ-谷甾醇。叶含熊果酚甙0.86%及挥发油等。

药理作用

鸡屎藤水煎馏液对小鼠有明显镇痛作用(热板法)。腹腔注射0.01ml/g体重,即可提高痛阚,维持时间较长。其注射液与吗啡相比,开始较慢而持续较久。其醇制剂对麻醉动物(猫、兔及犬)有降压作用。印度产鸡屎藤提取物在体外试验有可的松样作用,而注入兔关节腔,可降低炎症病变;全草煎剂给大鼠口服共10天,对甲醛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

相关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其头治新内伤,煲肉食,补虚益肾,除火补血;洗疮止痛,消热散毒。其叶擂末加糖煎食,止痢。

2、《李氏草秘》:“煎洗腿足诸风,寒湿痛,拘挛不能转舒。”(引自《纲目拾遗》

3、《纲目拾遗》:“中暑者以根、叶作粉食之。虚损者杂猪胃煮服。”“治瘰疬用根煎酒,未破者消,已溃者敛。”

4、《本草求原》:“理脚湿肿烂,蛇伤。根解洋烟积。”

5、《植物名实图考》:“为洗药,解毒,去风,清热,散寒。”“敷无名肿毒,并补筋骨。”

6、《岭南草药志》:“预防暑毒,消肠胃积滞,化五淋;固阴气耗散。用于痢疾,黄疸,肺痨咯血,咳嗽,百日咳,胃痛,大便下血,疝气偏坠,风寒湿痹,燙火伤,毒蛇咬伤。”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风湿关节痛:鸡屎藤、络石藤各30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2、治慢性气管炎:鸡矢藤30g,百部15g枇杷叶10g。水煎,加盐少许内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3、治带状疱疹,热疖肿毒,跌打肿痛,毒蛇咬伤:鲜鸡矢藤嫩叶捣烂敷患处。(《安徽中草药》

4、治阑尾炎:鲜鸡屎藤根或茎叶30-60g。水煎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5、治皮肤溃疡久不收口:鲜鸡矢藤叶或嫩芽适量,捣烂搽患处,每次搽5min,每日2-3次,连用7d。(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6、治神经性皮炎:鲜鸡矢藤叶揉烂擦患处。(《安徽中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9、-10月,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晾干;或挖根,切片,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茎呈扁圆柱形,稍扭曲,无毛或近无毛,老茎灰棕色,直径3-12mm,栓皮常脱落,有纵皱纹及叶柄断痕,易折断,断面平坦,灰黄色;嫩茎黑褐色,直径1-3mm,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灰白色或浅绿色。叶对生,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宽卵形或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楔形、圆形或浅心形,全缘,绿褐色,两面无柔毛或近无毛;叶柄无毛或有毛。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前者多带叶,后者疏散少花,花序轴及花均被疏柔毛,花淡紫色。气特异,味微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