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黄蜀葵根介绍

黄蜀葵根介绍

黄蜀葵根介绍

蜀葵根,中药名。为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L.)Medic.和刚毛黄蜀葵A.manihot(L.)Medic.var.pungens(Roxb.)Hochr.的根。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通乳的功效。主治淋证,水肿,痢疾,痈肿,腮腺炎,跌打损伤,乳汁不通。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通乳。

主治

淋证,水肿,痢疾,痈肿,腮腺炎,跌打损伤,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外用:油浸搽。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化学成分

含粘液质约16%,系由阿拉伯聚糖12.30%、半乳聚糖13.19%、鼠李聚糖8.08%、淀粉16.03%、蛋白质6.38%、草酸钙17.61%等所组成。

相关论述

1、《纲目》:治痈肿,利小便,五淋,水肿,产难,通乳汁。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通气行滞,化痞块,治牙痛。

3、《中国药植图鉴》:镇咳。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取黄蜀葵根5钱(干品),藤黄3钱,分别研成细末,投入95%酒精500毫升内,用时取上清液涂于患部肿胀处,每日2~3次。治疗263例,其中1~2天痊愈者占75%,3~4天痊愈者占25%。以发病初起即涂药者,疗效最佳。药液有剧毒,使用时必须注意,切忌入口。

②治疗中耳炎取黄蜀葵(干品,根,茎、果壳均可)3克,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过滤。用于滴耳,每次2~3滴,每日3次,连滴2周;滴药前需先清洁外耳道分泌物。治疗鼓膜穿孔有分泌物的中耳炎60例,痊愈25例,好转12例,无效9例。配合全身治疗则效果更好。

相关配伍

1、治淋疾:黄蜀葵根五钱至一两五钱,水煎服。

2、消疮排脓:黄蜀葵根,捣烂敷。

3、治疳疔,痔疮:黄蜀葵根,煎水洗。(1方以下出《岭南采药录》)

4、治肺热咳嗽:黄蜀葵根七钱。水煎,酌加冰糖化服。(江西《草药手册》)

5、通乳:黄蜀葵根一两。煮黄豆或猪腿服,(江西《草药手册》)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9、-12月采集,晒干或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