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慈姑介绍
光慈姑,中药名。为百合科郁金香属植物老鸦瓣Tulipa edulis(Miq.)Baker[Orithyia edulis Mig.]及伊犁郁金香T.ulipailiensis Regel的鳞茎。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瘰疬结核,瘀滞疼痛,痈疖肿毒,蛇虫咬伤。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主治
咽喉肿痛,瘰疬结核,瘀滞疼痛,痈疖肿毒,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外用:研末醋调敷;或捣汁涂。
注意事项
有痰火积热或阴虚火旺者忌服。
1、《干金食治》:不可多食,动痰饮,令人恶心,吐水吐食。
2、汪颖《食物本草》:多食生痰,动肾火。
3、《本草经疏》:肺家有痰热,命门火炽,阴虚吐衄等证皆不得施。
4、《得配本草》:泄泻不已者禁用。
化学成分
含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及淀粉。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鳞茎中含秋水仙碱,给小鼠皮下注射2mg/kg,能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使之停止于中期,类似放射线照射的效果,分裂较快的胚胎及肿瘤细胞对之最为敏感。用于治疗肿瘤毒性太大。光慈姑1.5g/kg时,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的血细胞脱氢酶都有抑制作用(试管中美蓝脱色法)。对前一种白血病的白细胞的呼吸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抗痛风作用: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特别的效果,每在用药的几小时内关节的红肿痛热概行消失,但不能防止复发。对一般疼痛、炎症及慢性痛风均无效,也不影响尿酸的排泄。
毒理作用
秋水仙碱毒性很大,但毒性发生较慢,往往在用药3-6小时后才发生,有恶心、呕吐、腹泻、衰竭、虚脱及呼吸麻痹,继续应用可能产生粒性白细胞缺乏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后果。
相关论述
1、《岭南采药录》:治瘰疬结核、痨伤,和猪肉煮食。
2、《河南中药手册》:败毒。治产后血闷攻心。
3、《中药材手册》:行血,解百毒,消肿,下石淋。治痈疽,产难,胞衣不下。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咽喉肿痛:光慈姑五钱,水煎服。
2、治无名肿毒:光慈姑,捣敷。
3、治脸上起小疔疮:光慈姑,磨汁搽。(选方出《湖南药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秋、冬季均可采收。挖取鳞茎,除去须根及外皮,晒干或鲜用。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干燥的鳞茎,呈卵圆形或圆锥形,高约0.7-1.5cm,直径约0.5-1cm。底部圆而凹陷,有根痕,上端急尖,一侧有纵沟自基部伸向顶端。表面黄白色,光滑。质硬而脆,横断面黄白色,粉质。五香气,味淡。以色白、体质饱满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