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白花菜子介绍

白花菜子介绍

白花菜子介绍

白花菜子,中药名。为白花菜科白花菜属植物白花菜Cleome gynandra L.的种子。具有散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关节肿痛,筋骨麻木酸痛,外伤瘀肿疼痛,骨结核痔漏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主治

风湿关节肿痛,筋骨麻木酸痛,外伤瘀肿疼痛,骨结核,痔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煎水熏洗,或研末调敷。

化学成分

白花菜种子含葡萄糖屈曲花素,白花菜、新葡萄糖芸薹素、葡萄糖芸薹素、醉蝶花素、尚含脂肪油,主要脂肪酸是亚麻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花生酸。

相关论述

1、《天津中草药》:“通血脉,消胂止疼。治风湿疼痛,损伤作痛,痔漏。”

2、《河北中草药》:“除风散寒,活血通痹。用于风寒湿痹,筋骨麻木,腰腿酸痛,关节肿痛。并对外伤瘀血,痔漏等疾,亦有行瘀止痛的作用。”

3、《广西本草选编》:“治骨结核。”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骨结核:用白花菜种子研粉,与面粉加冷开水调成糊状,煮熟外敷。(《广西本草选编》)

2、治跌打损伤:白花菜子15g,透骨草30g。煎水熏洗患处。

3、治疟疾:白花菜子0.9-1.5g,研细末,于发作前23h用黄酒冲服。(2~3方出自《安徽中草药》

4、治消化不良:臭花菜籽15g,野蔷薇果15g。共研细面,炒鸡蛋吃。(《河南中草药手册》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9月当角果黄白色略干,种子呈黑褐色时,分批采收,以防脱落。也可待角果全部熟后,割取全株,晒干脱粒。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种子扁圆形,直径1-1.5mm,厚约1mm,边缘有深沟。表面棕色或棕黑色,粗糙不平,于放大镜下观察表面有突起的细密网纹,网孔方形或多角形,排列较规则或呈同心环状。纵切面可见“U”字形弯曲的胚,胚根深棕色,子叶与胚根等长,淡棕色,胚乳包于胚外,淡黄色,油质。气无,味苦。

生命起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