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紫珠介绍
红紫珠,中药名。为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红紫珠Callicarpa rubella Lindl.的叶及嫩枝。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衄血,吐血,咯血,痔血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功效作用
功能
凉血止血,解毒消肿。
主治
衄血,吐血,咯血,痔血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注意事项
1、治吐血、尿血:红紫珠叶二至三两。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2、治外伤出血:红紫珠叶研末,撒布患处。(《云南中草药》)
相关论述
《广西药植名录》:“接骨。治跌打。”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11月采收,晒干或鲜用。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嫩枝呈圆柱形,直径0.4-0.9cm,表面灰褐色,被黄褐色星状毛及多细胞腺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遭受部明显。叶多卷曲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8-20cm,宽3-9cm;先端较尖,基部略呈心形,边缘有三角状锯齿,上表面暗棕色,下表面有黄色腺点,两面均有柔毛;叶柄极短,长仅约0.3cm。气微、味微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