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连环是谁发明的
民间传说九连环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但西汉才女,辞赋家司马相如之妻卓文君曾提及九连环:“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
卓文君生于西汉,诸葛亮生于东汉末年,其时汉室江山已分崩离析。二人相差几百年。也就是说,在诸葛亮之前几百年的西汉,九连环已经存在。
故“九连环由诸葛亮发明”之说并不正确,可能系后世误传。也有人认为卓文君作词的故事似元朝杜撰,因为词风明显不是汉朝时所有。
九连环形式:
九连环流行极广,形式多样,规格不一。其制作,用金属丝制成圆形小环九枚,九环相连,套在条形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其框柄有剑形、如意形、蝴蝶形、梅花形等,各环均以铜杆与之相接。
玩时,依法使九环全部连贯子铜圈上,或经过穿套全部解下。其解法多样,可分可合,变化多端。得法者需经过341次上下才能将相连的九个环套入一柱,再用341次才能将九个环全部解下。
此外,也可套成花篮、绣球、宫灯等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