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分封制的产生有其现实必然性。武王灭纣后,新的国家疆域空前广大,大大超过了商的面积。于是,为方便管理,同时为了开发祖国边疆,更好的抵御外敌,周天子把王幾以外的地区分封给同性或部分功臣子弟,包括殷商的后裔等等。
但分封制也有弊端。就是王朝衰弱时,将会出现诸侯各自为政,天子无力制的局面。因为周天子并不能对每个诸侯国实行有效的统治,这也是先秦时期中央集权较弱的一个重要表现。西周时,周天子“有周原千里”,保括东都洛邑,方圆千里以上,而大诸侯国只有方圆百里,便不能与周天子对抗 ,此时统治相对稳定;但平王东迁,大赐功臣,尤其是平王对秦国许诺“若能驱除戎狄,岐丰之地,汝自为之。”便是将周朝故地都给了秦。于是周天子直接统治区域大为减少,力量大不如前,东周初始实力仅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而且于是,东周弱肉强食、群雄争霸的时代到来了。
而宗法制便是配套分封制,也是适应现实需要。既然分封以定,便要确定尊卑,以更好的维系统治。宗法制同样产生与西周初年,主要规定了各个等级(爵位)、通行礼仪、各个等级的权力义务等等。
宗法制是实现分封制的必要保障,实行宗法制的基础是分封制。二者不可分割。由于宗法制的基础便是分封制,所以宗法制能否顺利实行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东周“诸侯割据”,便宣告了“礼崩乐坏”时代的到来。
事实从某种程度来说,西周才是“真正的封建社会”(虽然那时是奴隶社会)。因为“所谓封建,便是分邦建国。”,虽然它有弊端,但是它符合现实的需要,它在政治和精神各方面形成的纽带,最终让周王朝延续了八百年的国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