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疑问词有哪些
1、问事物、时间、处所和数量的主要有8个:谁、何、什么,哪儿、哪里,几时、几、多少
2、问方式、性状和原因的主要有8个:怎、怎么、怎的、怎样、怎么样、怎么着、如何、为什么
语气词主要有4个:吗、呢、吧、啊
疑问副词主要有10个:难道、岂、居然、竟然、究竟、简直、难怪、反倒、何尝、何必
古代疑问词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疑问代词,第二类是疑问语气词。
(一)疑问代词
(1)谁,孰,何
“谁”字跟现代汉语的“谁”一样,是指人的疑问代词。例如: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战国策·齐策)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孰”字用来指人时,也有不表示选择的;这时,它就和“谁”字没有分别了。相反地,“何”字也偶然可以表示选择。例如:
孰可以代之?(左传襄公三年)
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
“何”字和现代汉语的“什么”相当,是指物的疑问代词。例如:
孟尝君曰:“客何好?”(战国策·齐策)
门人问曰:“何谓也?”(论语·里仁)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2)安,恶,焉,胡,奚,曷
这六个疑问代词只能用作宾语(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和状语,用作状语要比用作宾语常见。先看用作宾语的例子:
梁客辛垣衍安在?(战国策·赵策)
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
“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於一。”(同上)
(“恶乎”等於说“於何”。)
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齐策)
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