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那则文明文有鸣字的

那则文明文有鸣字的

那则文明文有鸣字的

杜甫《绝句》开头就讲:“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蜀相》里,杜诗圣又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韦应物也有黄鹂佳句传世:“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黄莺诗就更多了。唐金昌绪有首很著名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杜甫对黄莺也情有独钟,在“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里,他把黄莺呼作娇莺,呵护之情跃然纸上。白居易也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句。

黄雀入诗不算多,最出名的还是那句成语“螳螂扑蝉,黄雀在后”。

这三种鸟是什么关系呢?黄鹂和黄莺是同一种鸟,是鸟纲雀形目黄鹂科的中等体型鸣禽,又名黄鸟、仓庚,《诗经》就对仓庚有过吟咏,《豳风·东山》有云“仓庚于飞,熠耀其羽”,《豳风·七月》有云“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从中可知,先秦古人对这种鸟儿印象深刻的一是其羽毛鲜艳,二是鸣声悦耳,此两点感受跟后人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而黄雀则是雀科金翅雀属,是小型鸟类,又名黄鸟、金雀、芦花黄雀。黄雀的鸣叫声也十分好听,且容易饲养,成为北方的笼鸟,尤以北京地区饲养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