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纣之失天下的古文翻译
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
人民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替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替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替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哪怕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
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好就终身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于死亡。《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资料扩展:
这段话体现了孟子仁政治国,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孟子能言善辩,善于说理,用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写作技巧,并以桀、纣失天下为例,说明失天下的原因和得天下的方法,阐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主旨。语言精炼,说理透彻深刻。要求为政者要惠民、富民、善民,恤民、利民、爱民,并将人民列为首位,这无疑是孟子仁政思想中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