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中国通史第21集主要内容

中国通史第21集主要内容

中国通史第21集主要内容

中国通史第二十一集

汉初,出现大饥荒,物价飞涨,小米的价格从平日的每石百十来钱涨至五千,甚至上万钱。许多地方出现了人吃人现象,人口损失过半,特别是一些有名的大城市,只剩下十分之二三,到处一片残破凋零景象。连刘邦这个皇帝都凑不齐四匹同样颜色的马驾车,将相有的只能乘坐牛车。面对着这样一个民生凋敝,破败不堪的烂摊子,汉初统治者充分意识到必须安抚百姓,让百姓休养生息,否则江山不保。他们见识过强大无比的秦帝国一夕倾颓的惨烈,心有余悸,他们希望汲取秦速亡的惨痛教训,找到一条通往盛世的康庄大道。

刘邦登基后不久,便下令解散军队,让战士复员回乡,给予他们加赐爵位,优先授田,免除赋税徭役等优惠待遇。同时,令那些在战乱中逃到山泽的百姓各归本土,恢复原有的爵位和田宅,官吏不得歧视虐待。因饥饿自卖为奴婢者,一律免为庶人,同时鼓励生育,奖励农耕。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刘邦禁止郡国随意征收献赋,明确规定中央每年只向每人征收63钱。

萧何的贤能一直被后世称赞和敬仰。在汉初皇帝提倡节约,大臣也都十分节俭,贵为相国的萧何置买田宅专挑贫瘠的地方,宅院连院墙都不修。他看到长安地区人多地少,便请示刘邦开放皇家园林上林苑,让百姓进去种地。

刘邦去世后,太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惠帝即位第二年,相国萧何去世,曹参接替相国之职。曹参上任后,下令一切都按萧相国时的规矩办。自己则整日和属下朋友喝酒。惠帝对他很不满,心想难道是欺负朕年少吗?于是,责备曹参。面对惠帝的质问,曹参反问:“陛下觉得和高帝相比谁圣武?”惠帝说:“朕岂敢望先帝。”曹参又问:“陛下看臣与萧何谁贤?”惠帝说:“君好像不如萧何。”曹参便说:“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尊而勿失,不就可以了吗?”萧规曹随,惠帝寻思寻思觉得也有道理。

惠帝在位七年就去世了,惠帝死后,吕后临朝称制,以心狠手辣著称,她以极其残忍的手段迫害刘邦宠姬戚夫人,杀害四位刘姓诸侯王,公然违背刘邦誓约,封吕氏为王,几乎危及刘姓天下。因此,历史上人们对吕后的评价向来是负面的。1983年在湖北荆州市,张家山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记录谷物的竹简,足以佐证这一史实。惠帝、吕后时期采取了一系列与民休息政策,惠帝即位当年就减轻田租,从十税一减至十五税一。在位期间,他三次下诏减轻刑罚,废除秦始皇时所立‘挟书律’、奖励孝悌、力田、鼓励生育。吕后临朝时期,废除了夷三族罪和妖言令,放宽对商贾的限制,两度实行货币改革,以促进经济发展。

吕后死后,周勃、陈平等大臣拥立刘邦的儿子代王刘恒为皇帝,是为汉文帝。大臣们如此选择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文帝为人仁孝宽厚,二是文帝的母亲薄氏谨慎善良,没有什么势力。事实证明,大臣的选择十分英明,文帝刚登基时经常射猎宴乐,号称一日再三出。当时,一个列侯的骑兵随从,名叫贾山,上书劝谏他,说如果这样会导致上行下效,朝廷从此懈怠,百官对政事马虎了事,从而绝天下之望。文帝善于纳谏,立刻减少了游猎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