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姓氏的由来
施姓的渊源主要有三大支:僖姓、子姓和姬姓。
第一支出自僖姓。相传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得姓十二,其中一姓为僖姓。僖姓之后在夏朝时已建立了施国,称有施国。有施国故地在今安徽合肥的施水旁。有施国与夏有姻缘关系,其女妹喜为夏主桀之妃,成为夏的亲戚。因有施国助桀为恶,商汤灭夏桀同时,有施国也被灭。僖姓施氏的历史至少有3600年。
第二支出自子姓。僖姓有施国被灭后,商人封亲族子姓于古施国地,成为殷民七族之一。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同母弟封于康,称康叔封。周成王转封康叔于卫,史称卫康叔,卫国先建于商朝国都朝歌城郊(今河南淇县东北)。同时已灭了的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等也封于卫康叔。子姓施氏的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
第三支源出姬姓。春秋时鲁惠公之子公子尾,字施父,施父之子施伯,伯生顷叔,生小孝叔,始以王父字为氏。姬姓施氏的历史至少有2700多年。这支姬姓施氏是组成当今施姓人群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