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能为别人着想,是一生的一等功夫的含义是什么

能为别人着想,是一生的一等功夫的含义是什么

能为别人着想,是一生的一等功夫的含义是什么

首先,从字面意思理解,能为别人着想,这是一生之中所练就的最上乘的功夫。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种理念首先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家、儒家、兵家、佛教之中均有体现。

《老子》第36章中有“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想要得到某些东西,先要奉献某些东西。为别人着想,奉献的是爱心,反而言之也会收获别人的尊敬。

道家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

就像能为别人着想,为别人造福的人,会得到受益者的尊重,并让别人从心里真正信服,这比用武力使人臣服更有意义,武力只会让人一时臣服,仁善之心,却能从思想上教化众生

同时,这与兵家的“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也不谋而合,对后世的战争和为人处世有很大的影响。

这不也正是中华武学的精髓所在么?如金庸先生笔下的剑侠独孤求败,独孤求败一生境界阶段分为利剑级、软剑级、重剑级、木剑级、无剑级,对应用不同的武器。武学至境“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依在下看,武学至境应该是”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因为仁者无敌于天下。

《孟子》一书的“梁惠王上篇”所说”仁者无敌”,的意思是说,有仁爱之心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这也是儒家倡导的第一要旨”仁“。

禅宗宗师慧能的“我心非我心 他心皆我心”,也体现了大爱,众生之心,就是我心,

无我,乃大爱。

菩萨摩诃萨中的摩诃萨乃摩诃萨陀或摩诃萨埵的简称, 梵语maha^sattva,巴利语maha^satta。maha^,音译为摩诃,意译作大;sattva,音译为萨陀,意译作乃有情、众生之义。华译为大心,或大有情,指有作佛之大心愿的众生,亦即大菩萨。菩萨即是心存大爱之人。

可见能为别人着想,是一生的一等功夫,是受到中国传统儒、释、道、兵等多家思想形态而形成的一种我无利他的思想。

初衷是无我利他,结果是利我利他,如果当今社会,能够多些我为人人,就会有更多的人人为我,这种正能量一旦传播,形成道德观念上的良性循环,整个社会风气必然为之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