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温州人起源

温州人起源

温州人起源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讲话。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排名,温州话名列第一。据说在抗战期间,我军曾用温州话作为一种战时密码来使用。如果派两个温州人去相互传递情报,日军中尽管有很多中国通,但是他们始终无法破译温州话。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温州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方言来了解一下现在的温州人基本都是来自哪里的。

温州城建史:

夏商周时期温州地属百越之东瓯,自秦始皇到隋朝时期,温州先后属于闽中郡、东瓯国、会稽郡、永嘉郡、处州(括州)等管辖。晋代博学多才的郭璞在这里构建城池,传有白鹿衔花而过,故称“白鹿城”。唐高宗年间,从处州分出永嘉和安固两县;因地处温峤岭以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润,所以称为温州;此为温州得名之始,一直沿用至今。又因境内的东瓯国和瓯江,故简称瓯。

(一)瓯语(温州话)

瓯语,即吴语-瓯江片,是温州地区的主要语言,分布于瓯江、飞云江、鳌江、乐清湾流域,横贯雁荡山脉南北,鹿城、瓯海、龙湾、瑞安全境,永嘉、乐清、洞头大部分地区都是属于瓯语区。

瓯语与周边语言发音差距较大,与周边地区方言均不能沟通。其实是吴语、古汉语、以及闽语长期融合所形成的,国学大师章太炎曾将瓯语归为闽语系,但其有很多吴语和古汉语的传统白读词汇。

瓯语最早的土著:春秋时期吴越争霸,温州就是越国的地盘,前身是东瓯部落的居住地。楚威王灭越,越王无彊次子欧阳蹄在此建立东瓯国,又名东海国,大批越人迁移至此。西汉初年,越王勾践十三世孙驺(欧阳)摇率4万部众北迁至今安徽舒城一带,但还有有一部分越人不愿离开东瓯故土,这批人可以说是瓯语区的第一批土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