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中陷的意思
陷入(进)。
出自《论语雍也篇》。
原文是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焉?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宰我之问看似古怪,但也是君子可能遇到的问题。孔子回答看似简单,却说明了一个道德修养境界很高的君子通达权变的道理。一个作学问成为君子的人,一定通晓权变的道理,君子可逝,说的就是君子不受外物诱惑,可放弃荣华富贵,但仁心不变。不可陷,是指不会陷入外物的困扰。可欺也,是指当面欺骗君子,君子不揭穿你,但君子是知道你在欺骗,并不糊涂。
归纳起来,人一定要有仁义道德,这是孔子学问的核心。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仁(君子)的境界,不仅通达权变,而且也不会被外物困扰,难得糊涂,也是君子的权宜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