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交友四则原文及翻子游译
1、【原文】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回善柔,友便佞,损矣。【翻译】
使人受益的朋友有三种,使人受损的朋友也有三种:正直的朋友,真诚而可信赖的朋友,博学而见多识广的朋友,可以让我们受益良多;而事实上并不正直的朋友,善于迎合别人、讨好别人,而欠缺诚信的朋友,善于随口胡说却没有真才识学的朋友,只会让我们受到伤害。
2、【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翻译】
孔子说: “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那么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
【评析】
“视”、 “观”、 “察”是了解人的三个阶段,也是逐步详尽、逐步深入的过程。做事的方式是表面现象,其中可能有假象,所以“视”人做事,是了解人的最初阶段。做事的基本动机是内心深处的想法,做法源于想法,所以“观”人做事的原因带有一定的穿透力。是了解人的中间阶段。而人们做什么样的事情心安,就说明他有这方面的乐趣,这是出于本性的行为,不具有功利性, “察”清了这一点才算彻底看清了对象。
3、【原文】
子曰:“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
【翻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容貌、十足的恭顺,这种态度,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内心藏着怨恨,表面上却同他要好,这种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
【评析】
本章以左丘明以及孔子两人之力强调说明令人可耻的人和事。二人都认为:巧言令色,过分谦恭,掩藏怨恨装热情,都是可耻的。在这里孔子借赞誉左丘明爱憎分明,表达了自己的爱憎观,那就是对虚假、掩饰和伪善的憎恶,从中也表明了自己的交友态度。
4、【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
【翻译】
孔子说:“人是各种各样的。人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什么样的错误就是由什么样的人犯的。仔细考察某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 ”
【评析】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认识到这一点,交友便有了一定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