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谣的理解和意义
民谣唱法作为一种源自民间的演唱形式,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很远的远古时期.本文要叙述的民谣主要是指20世纪以后,随着流行音乐的兴起,具有都市化特征的流行民谣.提到这种在都市中传唱的民谣,我们必须从20世纪40年代,以彼特•西格(Pete Seeger)为代表的美国现代民谣运动开始分析.
在民谣运动中,作品的来源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根据古老的传统民谣改编的曲目;另一种是按照传统民谣风格创作而成的创作民谣.不管是哪种倾向,在演唱上都保留了传统的民间叙事歌(Ballad)的特征.演唱并不过分讲究声乐技巧,主要以自然声为主;由于民谣的旋律相对较为平稳,这一点决定了民谣唱法浅吟低唱的特征.同时,民谣的题材大部分都是叙述性的主题,就像两者之间相相互交谈的口吻,这一点也决定了民谣的演唱不可能大声.介是有一个概念是不能混搅的,浅吟低唱并不代表懒散无力,声音的状态应该是积极的,气息更应该自然流畅,只是语气不需过分夸张.就像说话一样,夸张的语气一般很少出现在实际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