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国原因
早在二战前夕,欧洲学者就曾经做过一次深入的探讨:世界四大古文明,其中三个已经消失了,为什么只有中国文明一直屹立到现在没有消失?他们经过研究,总结说:这可能是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缘故。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中国教育的特色确实是在家庭。换句话说,中国传统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所以讲到教育这一桩事情,在全世界,中国人的经验最丰富,历史最悠久。
那么家庭教育由谁来进行教导呢?最主要的就是母亲。婴儿出生两三天,虽然不会说话,可是他已经会看,已经会听,看到这些大人在他面前,他们的言谈举止自然给他落下印象。这个印象根深蒂固。我们一般人常讲,第一个印象最重要,先入为主。婴儿跟谁最亲近?跟母亲最亲近。所以母亲的印象就会影响这个小孩一生。中国真正讲的最早的教育是胎教。在怀孕期间,母亲的言行举止就要很谨慎,因为这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胎儿。
史书中记载,在中国实行胎教最早的是周文王的母亲。周文王的母亲是太任,祖母是太姜,文王的夫人是太姒。周家的“三太”都是圣母,所以教出许多圣贤的子孙。我们在史书上看到,太任怀文王的十个月里,“目不视恶色”,不是好看的颜色不看;“耳不听淫声”,不善的音声她不听;“口不出敖言”,说话柔和,不粗暴。她懂得母亲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会影响胎儿,所以在怀孕的时候心平气和,唯善是从,真正做到了纯净纯善,结果生下来的这个小孩就是文王。
在中国古代,一般人家都懂得这个道理,虽然做得没有太任那样严格,孩子生下来以后,如果母亲对他的教养非常重视,让他从小就扎下伦理道德的根,一生他都不会变坏。由此可知,妇女的责任重大,如果上对父母公婆,中对丈夫,下对儿女晚辈,周边还有妯娌叔伯这些关系,真正能落实“诚敬谦和,仁慈博爱”,就一定能够帮助家运兴盛。“家和万事兴”,整个国家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谐要从“家和”做起。
中国的教育有5000 年的历史、5000 年的经验、5000 年的方法、5000 年的成果,这是任何一个有远见、有智慧的人都不会疏忽的。这正如为人父母的,在一生中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希望不希望他的后代再犯?不希望啊!所以古人都希望以自己的人生成就后人的人生,让他们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就写下很多的家规、家训。
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家教、家训很多,《弟子规》可谓集中国古代家教、家规、家训之大成。它是以《论语》中的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领,采取各家的家教、家规编成目,从而编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