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孟子怎么样论述智和勇

孟子怎么样论述智和勇

孟子怎么样论述智和勇

孟子所言“智”,有智与智者之分。对于智,孟子重在求得固有“是非之心”。对于智者,孟子认为,一是能以小事大,二是行其所无事,则其智大矣。孟子反对智者穿凿附会,主张应当顺其自然,不卖弄小聪明以逆行或僭越。朱熹说:“若用小智而凿以自私,则害于性而反为不智”(《孟子集注》)。

孟子所说的勇:

首先是北宫黝之“勇”, 北宫黝这个人肌肤被刺不后退,眼睛被刺不转动,但他觉得,若是受了一点委屈,就好像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鞭笞了一样;既不受平民百姓的羞辱,也不受大国君主的羞辱;把刺杀大国君主看做跟刺杀平民百姓一样;不畏惧诸侯,听到了恶言,一定会回击。北宫黝的“勇”打在身上不回击,不畏权贵,一旦遭到冒犯就会反击,这种做法在当时孟子所处的那个贫富、贵贱、尊卑有着森严等级的时代也不失为一种“勇”。其次是孟施舍的“勇”,“孟施舍之所养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这段话的大意是:孟施舍这个人是这样培养勇气的,他说:‘把不能取胜看做能取胜,估量敌人的势力后才前进,考虑到能够取胜再交战,这是畏惧强大的敌人。我又哪能做到必胜?能无所畏惧罢了。’”孟施舍的“勇”,是打仗不管能否取取胜,都像必胜一样向前冲,此乃“守气”的无惧之勇。第三种是曾子的“反求诸己”之“勇”,“ 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孟施舍像曾子,北宫黝像子夏,这两个人的勇,不知谁强些,但是孟施舍把握了要领。从前,曾子对子襄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经在孔子那里听到过关于大勇的道理:反省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对普通百姓,我也不去恐吓;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孟施舍的保持勇气,又不如曾子能把握住要领。曾子通过自反,发现如果真理不在自己这边,即使面对的是最卑贱的人,也会自觉惭愧而害怕,反之,若确定掌握着真理,那么虽对着千军万马也要义无反顾地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