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字的由来
辱字的由来
说文解字
耻也。从寸在辰下。失耕时,于封畺上戮之也。辰者,农之时也。故房星爲辰,田候也。而蜀切。
说文解字注
恥也。心部曰:恥,辱也。此之謂轉注。儀禮注曰:以白造緇曰辱。从寸在辰下。會意。寸者,法度也。而蜀切。三部。失耕時,故从辰。於封畺上戮之也。故从寸。辰者,農之時也。故房星爲辰,說从辰之意。田也。
“辱”,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rǔ,最早见于楚系简帛时代“辱”的基本含义为羞耻,如羞辱、耻辱;引申含义为使受到羞耻,如辱骂、侮辱。
在日常使用中,“辱”常做动词词,表示承蒙,如辱游。
释义
羞耻;使受到羞耻;谦辞,表示承蒙;玷污,辜负
字源演变
“辱”,最初见于楚系简帛时代,从辰,从寸表示手持辰除草。本义是除草。假借为羞耻。后逐渐见于楚系简帛,秦系简牍,说文,最后演化为楷书简化版的“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