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的意思
寓居,汉语词汇。拼音:yù jū释义:古代指寄居他国的官僚贵族;后泛指失势寄居他乡的地主绅士等人。
1、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资治通鉴》:初,琅邪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颍川徐庶与崔州平谓为信然。
2、汉 张衡 《西京赋》:“鸟毕骇,兽咸作,草伏木栖,寓居穴托。”
3、《南史·齐纪上·高帝》:“中朝丧乱,皇高祖 淮阴 令 整 ,字 公齐 ,过 江 居 晋陵 武进县 之 东城里 ,寓居 江左 者,皆侨置本土,加以‘南’名,更为 南兰陵 人也。”
4、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 仲淹 遭母忧,寓居城下, 晏公 请掌府学。”
5、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原来襄阳庞统,字士元,因避乱寓居江东,鲁肃曾荐之于周瑜,统未及往见。
6、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长流夜郎前后》:“他结束了 洞庭 和 潇 湘 的[1]漫游,又折回到 江夏 ;不久便东下 寻阳 而暂时寓居于 豫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