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中国古代的竹管统称为什么

中国古代的竹管统称为什么

中国古代的竹管统称为什么

1、笙,是汉民族古老的簧管乐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并且对西洋乐器的发展曾经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一般用三十六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用于吹奏。它由笙簧、笙笛、笙斗三个部分组成,由笙簧振动引起笙笛内的空气振动而发音。

2、笛子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音笛。音域一般能达到两个八度多两个。

3、箫,吹管气鸣乐器。是汉民族非常古老的乐器,简称作箫,是最常见的民族乐器之一,多半用紫竹制作,也可以用白竹制作。常用与古琴合奏或用于传统丝竹乐队中,也有用来独奏的。

4、尺八,古代中国传统乐器,唐宋时期传入日本。竹制,内涂朱砂拌大漆填充(地)外切口,当今为五孔(前四后一),属边棱振动气鸣吹管乐器,以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其音色苍凉辽阔,又能表现出空灵、恬静的意境。

5、篪[chí],是一种汉民族的传统古乐器,横吹竹制吹管乐器。形似于笛,与笛不同是两端都是封闭的,而且吹孔与指孔不在一个平面上,无膜孔而“有底”。声音浑厚、文雅而庄重,是我国古代雅乐主要乐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