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蛙毛诗词最早出处
《咏蛙》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诗篇之一,最早出自《诗经·小雅·北山》中的《蜩》:
蜩(tiáo)与罗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偕行,中路击虎。嗟尔胡笳!人具鸟兽,而我无肩带,壹之任之。终三百岁,死于荆棘。其子三人,徙于首阳之下。终三百岁,卒于首阳之渠。嗟尔君子!无恒安息。明日死者,今而已矣。
其中,第五句“中路击虎”之后,有一句描写蛙的诗句:“蜩与学鸠,时俱有舞。翩翩其余,踧踟不趋。”这就是最早的咏蛙诗句出处之一。后来,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咏蛙脍炙人口,记得唐玄宗赏赐,诗人白居易也传唱了这首诗句,咏蛙也因此在后世流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