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中的空悠悠是什么意思
黄鹤楼 (唐)崔颢r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r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r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r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r 中国的历史上,从来就不缺少名胜古迹。有名胜要吟诗作赋,没有名胜古迹就要写出来一篇流传千古的文章来,江南三大名楼便是如此。一篇《滕王阁序》,使得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名声鹊起,时至今日,已经无人记得谁是李元婴(滕王),但是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却是传唱千年。一篇《岳阳楼记》,让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多少仁人志士的座右铭,却无人知晓岳阳楼最早是三国时期鲁肃的阅兵台。而黄鹤楼,也是凭借着崔颢的这首诗,真正的名扬千古,成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r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开篇两句,便是点名黄鹤楼名称的来历,据说曾经魏晋时有仙人在此饮酒,在墙上作画,画中的黄鹤从墙壁上蹁跹而出,载着仙人飘渺而去。这一句除了阐明了黄鹤楼名称的来历,也是千古名句。为何这么说呢,有些人可能有听说过李白登黄鹤楼的传说,也知道李白在黄鹤楼上留下的那句仿若打油诗的戏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而能够使得堂堂诗仙相叹投笔的,便是这一句普普通通的诗句。虽然这句诗句并不起眼,但是它的绝妙之处在于和下一联并看,前四句,三个“黄鹤”连用,违和感却一丝也无。后来李白有一首诗,写的是鹦鹉洲。前四句便是“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也是连用三个“鹦鹉”,似乎是在与崔颢隔空叫板?r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一个“不复返”一个“空悠悠”,两相下笔。便将时间推移到千年万年这一个高度之上。仙人已经乘着黄鹤飘然而去,这里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黄鹤楼守候在此地,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又不知道仙人骑鹤回归之时,看着这座千载悠悠的黄鹤楼,是否会叹出几分沧海桑田的人世悲欢呢。r 前两联是在感慨黄鹤楼的悠悠历史,而后两联,则是崔颢将思绪从悠悠历史当中收回,投身于眼前的美景,进而发出更加苍凉的感慨。r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一个“历历”一个“萋萋”,将黄鹤楼的眼前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历历”两字表现出崔颢登临黄鹤楼上,在阳光的照耀下,汉阳地界上的树木一颗颗郁郁葱葱,历历在目。如果说前两联的天幕上有着几片悠悠白云的话,这里的天幕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剩下了那轮红日,万里无云。接下来一个“萋萋”,将江中的鹦鹉洲的郁郁葱葱的景色刻画得淋漓尽致,又更加能够凸显出这汉阳大地上的生机勃勃。r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时间已经不觉得斗转星移,转眼间已经是傍晚时分,登临高楼凭栏远眺,此时江面上归舟如梭,勾起了诗人归家的愿望。可是,家乡又在哪里呢?遥望江面,乡关何处。这烟波渺渺的江面,又勾起了诗人浓浓的愁思,烟波江上使人愁,无过于此。r 四联八句,千古黄鹤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