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知和而和”是什么意思
“知和而和”这句来自《论语》的智慧,听起来像是说“和谐很重要”,但其实它更像是一句“人生忠告”。举个栗子,就像你做菜的时候,盐放多了会咸,放少了没味儿,和谐也是一样,不能为了“和”而“和”,否则就像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好先生,最后可能会被人觉得“没骨头”。那问题来了,咱们到底要不要追求和谐呢?其实,孔子的意思是说,和谐固然重要,但还得有个“礼”来压阵,否则就像小孩玩积木,全凭心情搭,最后搭出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比如说,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为了求和,常常签订“和约”,但如果不考虑各自的国力和利益,这种“和”就像是两张纸,说撕就撕。再比如,现在公司开会,如果老板一味追求“大家都要开心”,结果可能没人敢说实话,最后项目烂在手里。所以,记住啦,和谐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是要在尊重各自底线的前提下,找到那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
最后,送你一句话:“和”是一门艺术,但千万别让它变成你的软肋。学会在该“和”的时候“和”,在该“不和”的时候果断say no,这才是真高手!
知和而和:只知道为和谐而和谐。“知和而和”出自《论语·学而》的《礼之用》。原文如下: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所谓“为和谐而和谐”,就是牺牲国家的利益,只求一团和气,平衡权贵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因此,是绝对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