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声律启蒙六鱼其三原文

声律启蒙六鱼其三原文

声律启蒙六鱼其三原文

笠翁对韵上卷·六鱼之三

原文:

欹对正,密对疏。囊橐对苞苴。罗浮对壶峤,水曲对山纡。骖鹤驾,待鸾舆。杰溺对长沮。搏虎卞庄子,当熊冯婕妤。南阳高士吟梁妇,西蜀才人赋子虚。三径风光,白石黄花供杖履;五湖烟景,青山绿水在樵渔。

注释:

囊橐:náng tuó,盛物的袋子。大者称囊,小者称橐。《诗经·大雅·公刘》云:“乃裹糇粮,于橐于囊。”

苞苴:包装馈赠礼物的蒲包。《庄子·列御寇》云:“小夫(世俗之人)之知(智),不离苞苴竿牍(书信)。”

罗浮壶峤:四座仙山名。罗浮:为广东二名山,山上有洞,道教列为第七洞天。传说晋代葛洪于此得仙术。壶峤:为海上二仙山名。【唐】徐坚《初学记》云:“罗浮二山随风雨而合离,壶峤二山逐波涛而上下。”

骖cān鹤驾:陪侍太子车驾出行。传说骑鹤升天的王子乔,乃是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于伊洛之间。后遇道士浮丘公,接他上嵩高山,留三十余年。一天,太子晋在山上见到桓良,对良说:“告诉我家,七月七日候我于缑氏山。”届时,果见太子乘白鹤,停于山头,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见《列仙传》)后因称太子所乘之车为“鹤驾”。

侍鸾舆:陪侍天子车驾出行。鸾舆:亦作“銮舆”、“銮驾”。天子之车驾,代指皇帝。【唐】杜甫《得家书》诗云:“二毛(发鬓斑白的老人)趋帐殿,一命(最低微的小官)侍鸾舆。”【清】纳兰性德《拟冬日景忠山应制》诗云:“岧蛲铁风锁琳宫,亲信銮舆度碧空。”

桀溺长沮:两位春秋时期的农耕隐士。《论语·微子》云:“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搏虎卞庄子:春秋时,鲁国卞邑大夫卞庄子,以勇力驰名。《史记·张仪列传》载,卞庄子坐观两虎因争食而相斗,大者伤,小者死,卞庄子尾随伤虎而刺之,于是一举而得双虎。

当熊冯婕妤:汉元帝游虎圈斗兽,有熊出圈,攀槛欲登殿,众皆惊走,独冯婕妤直前当(同“挡”)熊而立。左右杀熊。帝问婕妤:“人皆惊惧,你何故向前挡熊?”冯婕好说:“妾恐熊至御座,故以身挡之。”(见《汉书·外戚传》)

南阳高士吟梁父:梁父是泰山下的一座小山名。《梁父吟》:亦作《梁甫吟》,乃乐府曲名。《梁父吟》言人死后葬于梁父山,故又称其为葬歌。今所传《梁父吟》古辞,是写齐相晏婴以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传说是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时所作。《三国志·诸葛亮传》云:“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西蜀才人赋子虚: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他假借子虚、乌有、亡是公三个人的相互问答,作《子虚赋》一篇,讽刺帝王的骄奢。蜀人杨得意把《子虚赋》送呈汉武帝,帝读而善之,叹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遂召问相如。相如说:“子虚,虚言也;乌有,没有此事也;亡是公,无是人也。”(见《汉书·司马相如传》)

三径风光,白石黄花供杖履:避世老人在有白石菊花的庭院扶杖漫游。这是陶渊明辞官回乡后写自己的隐居生活。三径:泛指隐士幽居的田园。黄花:秋菊。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策扶老(拄着手杖)以流憩(流连休息),时矫首而遐观(抬头远望)。”

五湖烟景,青山绿水在樵渔:樵夫渔翁在有青山绿水的山野过着清闲隐居生活。五湖:五湖四海,泛指各地。唐代诗人崔涂,字礼山,今浙江建德人,是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他长年漂泊在外,足迹遍及巴、蜀、湘、鄂、秦、陇、豫等地。他思乡又不愿回乡,自称是“孤独异乡人”。他的羁旅离怨诗作,词情凄苦,佳句颇多。他的《春夕旅怀》诗作反映了他一生的羁旅生活:“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