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篇》中。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久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安于穷困,也不能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长期安心于仁德修养,聪明的人认识到仁对他有长远的利益而修养仁德。
在这一章经文中,孔子突出地强调了做人以修养仁德为本的思想。认为没有仁德的人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都会更加堕落,只有仁者才能安于仁,也只有智者才会行仁。有了仁的本心,就能在任何环境下做到矢志不移,保持节操。
不仁者不可久处约,不可久处乐不是出自《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