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审讯能力的词语
1、 洞若观火
【拼音】: dòng ruò guān huǒ
【解释】: 洞:透彻。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
【出处】: 《尚书·盘庚上》:“予若观火。”
【举例造句】: 否则怎样,他却没有说。但这是“洞若观火”的,否则,就不给。
2、洞察一切
【拼音】: dòng chá yī qiè
【解释】: 对一切观察得很清楚。
【出处】: 罗广斌《红岩》第五章:“浓黑的眉梢下,又是那双炯炯有神、明亮、洞察一切的目光,还是那无比坚定、声震屋宇的语音。”
【举例造句】: 他是一位能够洞察一切的政治家。
3、洞察其奸
【拼音】: dòng chá qí jiān
【解释】: 对别人的阴谋诡计看得很清楚。
【出处】: 《明史·董传策传》:“嵩稔恶误国,陛下岂不洞烛其奸。”
【举例造句】: 倘明哲君子,洞察其奸……诸事预为防范,毋许临门,他又何所施其伎俩。
4、洞悉其奸
【拼音】: dòng xī qí jiān
【解释】: 洞悉:清楚地知道;奸:奸诈。看清楚对方的阴谋诡计。同“洞烛其奸”。
【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列朝·庙议献谄不用》:“甫出口,而上已洞悉其奸,斥逐不已。”
5、洞烛其奸
【拼音】: dòng zhú qí jiān
【解释】: 洞:透彻;烛:照见;奸:奸诈。对别人的阴谋诡计看得很清楚。
【出处】: 《明史·董传策传》:“(严)嵩稔恶误国,陛下岂不洞烛其奸!”
【举例造句】: 他有一双洞烛其奸的眼睛。
6、明察秋毫
【拼音】: míng chá qiū háo
【解释】: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举例造句】: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7、明察暗访
【拼音】: míng chá àn fǎng
【解释】: 察:仔细看,调查研究;访:向人询问调查。从明里细心察看,从暗里询问了解。指用各种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出处】: 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一回:“我住在此处,徒占一席,于事无济,倒不如仍然到外面去,明察暗访。”
【举例造句】: 丈夫的品行也丢了,她的名声也丢了,她还在那里贼去关门,明察暗访。
8、一目了然
【拼音】: yī mù liǎo rán
【解释】: 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处】: 明·张岱《皇华考序》:“可见按图索籍,三溪道路,一目了然。”
【举例造句】: 却说这中堂正对着那个围场,四扇大窗洞开,场上的事,一目了然。
9、了如指掌
【拼音】: liǎo rú zhǐ zhǎng
【解释】: 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出处】: 《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孔子谓或人言知禘礼之说者,于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举例造句】: 只这一相形之下,美丑高低,便了如指掌了。
1、0、一清二楚
【拼音】: yī qīng èr chǔ
【解释】: 十分清楚、明白。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小顺儿样样事情都要闹个一清二楚,不然怎么能当好妈妈的保镖呢。”
【举例造句】: 事情已经一清二楚了,你再争辩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