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隔山挑水出自哪里

隔山挑水出自哪里

隔山挑水出自哪里

\"隔山挑水\"是一个中国的成语,出自《庄子·秋水》一篇。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种艰难的劳动,意指克服困难、不畏艰险地去完成任务。

在《庄子·秋水》中,有这样一段话:“南海之帝为纣,北海之帝为丑,中央之帝为盘古。修为三十年而一众之物莫敢与争滔天也。其大也如此,其小也如此。是故隔溪之子不踰父之柴,隔山之石不踰父之草。箕山之子不踰父之户,吴若之子不踰父之阜。\"

其中的\"箕山之子不踰父之户,吴若之子不踰父之阜\"就是描述隔山挑水的意境。它表达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谦逊和踏实的心态,不超越自身能力去完成自己应有的责任和任务。这个成语后来演变成了常用的表达,用来形容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