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知识 > “黄蘖染素丝”的出处是哪里

“黄蘖染素丝”的出处是哪里

“黄蘖染素丝”的出处是哪里

“黄蘖染素丝”出自宋代晁说之的《拟古与韩集叙别》。

“黄蘖染素丝”全诗

《拟古与韩集叙别》

宋代 晁说之

燕雀常相随,鸿鹄中路迷。

岂无岳与海,不如瓜与葛。

食梅令人酸,食冰令人寒。

一闻布帛语,结发得俦侣。

黄蘖染素丝,苦浸为别离。

别离近不远,後会犹未期。

《拟古与韩集叙别》晁说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拟古与韩集叙别》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燕雀常相随,鸿鹄中路迷。

岂无岳与海,不如瓜与葛。

食梅令人酸,食冰令人寒。

一闻布帛语,结发得俦侣。

黄蘖染素丝,苦浸为别离。

别离近不远,后会犹未期。

中文译文:

小鸟常常相互陪伴,大鸟却在中途迷失了方向。

难道没有岳山和大海,比不上瓜和葛这样的平凡之物。

梅子让人感到酸涩,吃冰让人感到寒冷。

一听到布帛的声音,就结发成为了伴侣。

黄蘖染了素丝,苦涩地沉浸在别离之中。

离别虽然近在眼前,但再次相见的时机却未确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人际关系和离别的思考。作者通过描绘小鸟常常相互陪伴,而大鸟却在中途迷失了方向,暗示了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迷失自己的方向。接着,作者以岳山和大海与瓜和葛的对比,表达了对于平凡和伟大之间的思考,认为平凡的事物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作者通过描述吃梅子和吃冰的感受,表达了离别的苦涩和寒冷。然后,作者提到一听到布帛的声音,就结发成为了伴侣,暗示了人们在共同的兴趣和理念下结合在一起。最后,作者表达了离别虽然近在眼前,但再次相见的时机却未确定的情感。

整首诗词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于人际关系、平凡与伟大、离别和相聚的思考和感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