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首先以仁君行仁政为事例,指出行仁政的先王,是基于「不忍人之心」,才会行「不忍人之政」。说明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接著,他举出另一个事例,论证...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意思为: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出自《公孙丑章句上》,原文为: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出自先秦孟子及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
孟子提出的四心分别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之间有着逻辑上的递进关系,人先有不忍人的恻隐之心,而后依次生出羞恶之心、辞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