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敌人”的文章 - 第13页
  • “因粮于敌”是什么意思

    “因粮于敌”是什么意思

    因粮于敌--从敌人那里求得补给。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译文: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再次向国人征集,粮秣...

    12-31 205 117 文章列表
  • 太公论战的取胜之道

    太公论战的取胜之道

    《孙子兵法》中提出的制胜之道指的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意思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就不会有危险,百战百胜。 出自:出自《...

    12-31 225 935 文章列表
  • 孙子兵法示敌以弱原文

    孙子兵法示敌以弱原文

    原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

    12-31 990 424 文章列表
  • 孙子兵法示敌以弱原文

    孙子兵法示敌以弱原文

    原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

    12-31 208 331 文章列表
  • 制人而不制于人什么意思

    制人而不制于人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设法调动敌人而自己不被敌人调动的意思。 出处: 原文: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

    12-31 316 87 文章列表
  • 孙子兵法先发制人口诀

    孙子兵法先发制人口诀

    孙子兵法军争篇-先发制人军争之难者,以迂回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之计者也。争求制胜条件最苦难的地方,在于要把迂...

    12-31 793 847 文章列表
  • 孙子兵法破敌强我弱的典故

    孙子兵法破敌强我弱的典故

    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以逸待劳也是对易经《损》卦的推演,山泽损:上艮下兑,艮为山,兑为泽即是水,山为刚,水为柔。所谓滴水穿石,水...

    12-31 731 700 文章列表
  • 求:《孙子兵法》“形兵之极

    求:《孙子兵法》“形兵之极

    一、《孙子兵法》“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意思为:示形诱敌的方法运用到极妙的程度,能使人们看不出一点形迹。 形兵之极:形兵,伪装示形于敌之兵。极,极点。 ...

    12-31 43 913 文章列表
  • 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矣什么意思

    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矣什么意思

    这一句话出自兵家《孙子谋攻》间说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1负,不知彼而知己,百战必带。意思就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要了解敌人,又...

    12-31 946 966 文章列表
  • “胜可知而不可为”与“胜可为也”是什么意思

    “胜可知而不可为”与“胜可为也”是什么意思

    胜可知而不可为:胜利与否可以由我们来推导,但是决定胜利的因素却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 胜可为也:胜利的因素我们可以左右。 “胜可知而不可为”出自《孙子兵...

    12-31 599 906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