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国君”的文章 - 第10页
  • 答魏征手诏原文及译文

    答魏征手诏原文及译文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

    12-31 779 560 文章列表
  • 论语前十章中的哲理

    论语前十章中的哲理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作人做事的具体表现,小至衣食住行乡亲邻里,大至朝庭国事同僚官员,处处体现着圣人仁德的光辉。 他的一言一行无不符合礼...

    12-31 869 722 文章列表
  • 东周时代使用的都城最多的是

    东周时代使用的都城最多的是

    东周时期秦国的都城中使用时间最长执政国君最多的是雍城。 雍城为先秦古都,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献公二年(前383年),秦国在雍城统治长达294年,历...

    12-31 845 997 文章列表
  • 东周时代使用的都城最多的是

    东周时代使用的都城最多的是

    东周时期秦国的都城中使用时间最长执政国君最多的是雍城。 雍城为先秦古都,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献公二年(前383年),秦国在雍城统治长达294年,历...

    12-31 991 430 文章列表
  • 孝经第十四章原文及译文

    孝经第十四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译文  孔子说∶“君子侍奉父母亲...

    12-31 994 828 文章列表
  • 三十三舍起源

    三十三舍起源

    出 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

    12-31 537 909 文章列表
  • 司马光对张仪的评价

    司马光对张仪的评价

    司马光是正道卫士,属于保守派,他对苏秦、张仪也是嗤之以鼻的,认为他们没啥才能,之所以能够成就丰功伟绩,全因当时环境及各国使然。 司马光是这么说他们...

    12-31 360 636 文章列表
  • 无和天成语有哪些

    无和天成语有哪些

    无和天的成语有: 【天下无敌】 [ tiān xià wú dí ] 普天之下,没有敌手。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 【无法无天】 [ wú fǎ wú tiān ] 形容人毫无顾忌地胡...

    12-31 87 258 文章列表
  • 天无二曰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

    天无二曰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也作“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意思是: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旧喻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君。现比喻凡事应统于一,不能两大并存。 【释义】日:太...

    12-31 479 523 文章列表
  • 今也无欲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

    今也无欲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

    意思就是指如今想要无敌于天下却又不以仁爱为本,这就好比是忍受酷热而不用凉水冲洗。 这句话出自于《孟子离娄章》。 原文 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

    12-31 971 113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