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国君”的文章 - 第40页
  • 谏太宗十思疏注释

    谏太宗十思疏注释

    1、长(zhǎng):生长。 2、固其根本:使它的根本牢固。本,树根。 3、浚(jùn):疏通,挖深。 4、思国之治一作“思国之理”;下愚:处于地位低见识浅的人。[...

    12-31 568 366 文章列表
  • 君夫人意思

    君夫人意思

    君夫人为春秋、战国时期对诸侯正妻的称谓。 根据论语·季氏载: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 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

    12-31 211 446 文章列表
  • 必齐之姜真实历史

    必齐之姜真实历史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僖公,姜姓,吕氏,齐庄公之子,公元前731年至698年在位,是春秋三小霸之一。其四子(大儿子太子诸儿(齐襄公),二儿子公子纠,三儿子公...

    12-31 228 378 文章列表
  • 十六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

    十六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译文】 国君赐以熟食,一定端正座位,首先尝一尝。国君赐以生肉,一...

    12-31 661 125 文章列表
  • 万乘之国是什么意思

    万乘之国是什么意思

    “之”释义 - 文言助词,的。 “万乘之国”意思就是: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指大国;一般指周朝。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12-31 758 564 文章列表
  • 谏太宗十思疏三行对译

    谏太宗十思疏三行对译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唐代〕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

    12-31 615 47 文章列表
  • 论语前十章中的哲理

    论语前十章中的哲理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作人做事的具体表现,小至衣食住行乡亲邻里,大至朝庭国事同僚官员,处处体现着圣人仁德的光辉。 他的一言一行无不符合礼...

    12-31 795 19 文章列表
  • 孟子义口头禅

    孟子义口头禅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

    12-31 49 117 文章列表
  • 未有人而遗其亲者也的意思

    未有人而遗其亲者也的意思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翻译为:没见过博爱世人而遗弃父母的人。这句话选自《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是《孟子》第一篇的篇名,《孟子》和《论语》一样,原无...

    12-31 919 813 文章列表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何准确翻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何准确翻译

    解释: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12-31 152 827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