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怀仁”的文章 - 第2页
  • 貌恭而心不服出处

    貌恭而心不服出处

    出自唐朝魏征的《谏唐太宗十思疏》,是唐朝著名宰相魏征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在这篇文章中,魏征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它为当时历史条件下安邦治...

    12-31 567 61 文章列表
  • 魏征直谏原文

    魏征直谏原文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唐代〕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

    12-31 630 834 文章列表
  • 十思的原文

    十思的原文

    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

    12-31 585 821 文章列表
  • 孟子的财政思想及其应用

    孟子的财政思想及其应用

    孟子的理财思想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孟子的义利观是辩证、两全的。孟子的财政思想主要是重“仁”“义”。《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孟子...

    12-31 387 483 文章列表
  • 劝谏太宗十思疏的十戒

    劝谏太宗十思疏的十戒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

    12-31 277 915 文章列表
  • 魏征直谏原文

    魏征直谏原文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唐代〕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

    12-31 815 41 文章列表
  • 答魏征手诏原文

    答魏征手诏原文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

    12-31 944 311 文章列表
  • 十思的原文

    十思的原文

    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

    12-31 180 204 文章列表
  • 终苟免而不怀仁的苟的意思

    终苟免而不怀仁的苟的意思

    终苟免而不怀仁中“苟”的意思是“苟且”、“敷衍”、“草率”。此句出自《论语·卫灵公》中的一段话。其中,“终”是“终于,最终”的意思,“免”是“摆脱”、“逃脱”的意思...

    12-31 710 378 文章列表
  • 魏征十谏疏原文

    魏征十谏疏原文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

    12-31 408 438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