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孔子”的文章 - 第203页
  •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怎么理解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怎么理解

    论语》卫灵公篇第20章“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关于此句,历来多有岐解。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将“称”解作“称述”,全句释为“到死而名声不被人家称...

    12-31 23 704 文章列表
  • 孔子逆境名言

    孔子逆境名言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 但孔子教人学“...

    12-31 198 622 文章列表
  • 君子亦有穷乎的穷是什么意思

    君子亦有穷乎的穷是什么意思

    穷:  穷窘 【原文】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翻译】   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

    12-31 338 765 文章列表
  • 孔子双标是什么

    孔子双标是什么

    ## 原文观点提取与思维拓展 1. 原文观点提取 - 孔子并非完美无缺,也有“双标”行为。 - 孔子提倡“仁”与“君子”,但在评价鲁昭公是否知礼的问题上,孔子出现言...

    12-31 588 343 文章列表
  • 君子无志而不立出自哪里

    君子无志而不立出自哪里

    君子无志而不立出自孔子的《论语》中。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和目标,就无法有所成就。孔子认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有追求卓越的心态,立志...

    12-31 793 841 文章列表
  • 传统顺序是以君臣之义为首 明末有学者提出夫妇之别应置于五伦之首

    传统顺序是以君臣之义为首 明末有学者提出夫妇之别应置于五伦之首

    董仲舒提出的 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

    12-31 102 849 文章列表
  • 文在其兹意思

    文在其兹意思

    1、意思:文化知识在自己手里。 2、出处“斯文在兹”,语出《论语·子罕第九》:“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

    12-31 227 636 文章列表
  • 孔子不见母仪之失也的意思

    孔子不见母仪之失也的意思

    意思就是:孔子整天外出游说而不能时时看望母亲,这是义的过失。 出自庄子的《盗跖》:孔子不见母,匡子不见父,义之失也。此上世之所传、下世之所语,以为...

    12-31 1 84 文章列表
  • 乐以忘忧的以什么意思

    乐以忘忧的以什么意思

    “乐以忘忧”,这词儿一听就让人心情大好,仿佛烦恼瞬间被快乐挤到了九霄云外。孔子老爷子的智慧真是让人服气,他老人家用“乐以忘忧”来形容那种因为快乐而连忧...

    12-31 500 320 文章列表
  • 诗可以兴的意思是

    诗可以兴的意思是

    “诗可以兴”的意思是诗可以激发情志。 出自孔子《诗经》,选段: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

    12-31 593 932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