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孔子”的文章 - 第275页
  •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翻译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翻译

    译文: 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境界了,人们已经缺乏它太久了。 出处: 春秋·孔子《雍也》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12-31 653 399 文章列表
  • 进不隐贤必以其道全文

    进不隐贤必以其道全文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12-31 651 333 文章列表
  •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注解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注解

    一、译文 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孔子五十六岁,他由大司寇理国相职务,脸上露出喜悦神色。 他的弟子说:“听说郡子大祸临头不恐惧,大福到来也不喜形于色”...

    12-31 694 939 文章列表
  •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诗人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诗人

    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是孔子对于“可与言而不与之言诗人”的回答。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可以和你谈论诗歌,但是你却没有和他谈论诗歌,那么这个...

    12-31 204 270 文章列表
  • 孔子困陈蔡有什么典故

    孔子困陈蔡有什么典故

    楚王想请孔子去楚国发展。这时陈、蔡两国的大夫密谋说:“现在楚国是大国,派人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被楚国所用,那么我们陈、蔡就要要危险了。” 于是他们就...

    12-31 378 921 文章列表
  • 孔子关于礼有什么主张

    孔子关于礼有什么主张

    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实际上就是孔子的治国思想。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把礼作为治国之经纬的思想,认为礼是治国之本,形成了以礼乐教化治国安邦的总体思路。...

    12-31 239 958 文章列表
  • 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形容的是谁

    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形容的是谁

    三月不知肉味nn《论语·述而》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昧,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在齐国听《韶》乐,三个月吃肉都不知道肉的美味,并说:“...

    12-31 46 189 文章列表
  • 集大成者下一句

    集大成者下一句

    下一句:金声玉振。 金声玉振: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典故: 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

    12-31 19 336 文章列表
  •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什么意思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什么意思

    孔文子是孔子的侄子,他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被孔子认为是一个“文人”。孔文子之所以被称为“文”,是因为他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学识,能够理解和运用各种文学...

    12-31 859 375 文章列表
  •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下句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下句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 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

    12-31 406 934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