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于孟子。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一,判断句 1、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者,非……也,……之谓也,表判断。 2、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原文: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失职),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
①众;各个。《陈涉世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②兼词,用于句中,相当于“之于”。《兰亭集序》:“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③兼词,用于句末...
1. 仁者无敌,汉语成语。出自《孟子》的《梁惠王上》。 2、词语解释:施行仁政的君王,必然赢得民众的拥戴;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是无人可敌的。如《孙子兵...
表示反问的语气副词。 何必,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hé bì,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例句:既然搬...
《孟子·梁惠王上篇》 梁惠王曰:「普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
原文: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
君子远庖厨是一句话,出自战国时期的《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上》。“君子远庖厨”,是孟子劝诫齐宣王实行仁术。 君子远庖厨 齐宣王①问曰:“齐桓、晋文②之事可...
出自《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弟子录 〔先秦〕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