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仁德”的文章 - 第20页
  •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解析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解析

    1、意思: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泛地施爱于人民而又能救济人民,怎么样呢?可以称得上仁德吗?” 2、出处:《论语 雍也》 3、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

    12-31 234 453 文章列表
  • 择不处仁焉得智什么意思

    择不处仁焉得智什么意思

    语出《论语·里仁第四》,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知,同智,聪明的意思。 孔子说:同品德高尚的人成为鄰里,是最好不过的事情。选择住所时,不晓...

    12-31 283 568 文章列表
  • 居敬行俭是什么意思

    居敬行俭是什么意思

    居敬行俭的意思为内心重视谨慎,办事果断简要。 居敬行俭出自《论语·雍也》: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

    12-31 673 716 文章列表
  •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什么意思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什么意思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的意思是:“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出自春秋...

    12-31 309 642 文章列表
  • 孔子提出仁德的内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

    孔子提出仁德的内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

    中庸之为德也。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仁义礼智信与中庸之道。 克己复礼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

    12-31 338 71 文章列表
  • 古代治学的人都非常重视什么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修

    古代治学的人都非常重视什么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修

    两文内容上都强调了古代治学的人都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甲文主要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格。乙文主要运用了对比(或对偶)的修辞格。这类的句子比较多,常见...

    12-31 313 259 文章列表
  •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什么意思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什么意思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于”意思是:在。整句意思是: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出自:《...

    12-31 960 894 文章列表
  • 孔子论仁五则原文

    孔子论仁五则原文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翻译】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

    12-31 334 626 文章列表
  • 以文会友古文

    以文会友古文

    “以文会友”出自古代典籍《论语·颜渊篇》。原文是:“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可以翻译为:“君子用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用朋友的智慧来辅助仁德。” 以上内...

    12-31 754 721 文章列表
  • 仁者如射原文含义

    仁者如射原文含义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关于射箭与君子之道的言论: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意思是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 《礼记》...

    12-31 488 554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