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冉家三兄弟不是都是孔门十哲吗

冉家三兄弟不是都是孔门十哲吗

冉家三兄弟不是都是孔门十哲吗

是的。孔丘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老师,他教出的学生号称三千,最有名的有七十二人,号称七十二贤,在这七十二贤中还有十个最优秀的学生,号称十大圣哲。他们又分四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四个专业,分别是德行政事、文学、言语,人们熟知的颜回以德行见长,而子路则长于政事。最为奇特的是,在这十大圣哲中,居然有亲兄弟三人,他们分别是冉伯牛、仲弓、冉有。伯牛和仲弓以德行见长,而冉有在政事方面突出。

伯牛排行第一,名字叫耕,伯牛是他的字,他为人质朴,长于待人接物,因此以德行著称,其品德跟颜回有一比。《论语》中有关于他的记载,当时伯牛患了绝症,有人考证说是患了麻风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孔子去看望他,在窗子外握住他的手,痛心无比,说道:“这难道是天意吗,让这么好的学生得了这样的病!”最后一句话孔子连说两遍,其痛苦之状可以想见。但是他英年早逝,徒留下美德供后人景仰。唐元宗曾封他为郓侯,宋真宗又封他为东平公,南宋度宗又封他为郓公。明嘉靖帝称他“先贤冉子”。

仲弓排行第二,名雍,仲弓是他的字。因为他出身低微,父亲行为不好,有人就攻击他,孔子听到后说,耕牛也可以生出祭祀用的牛,怎能因为父亲不好,就断定他不好呢?他品学兼优,孔子称他“仁而不佞”,是一个器量宽宏的人。他也是以德行见长,但孔子认为他在政治上也有才能,可以做人君,或者地方长官。仲弓曾经做过中都宰,他在做中都宰的时候,孔子是鲁国的大司寇。荀子甚至把他跟孔子并称。像他的哥哥一样,他也受到了前述几个皇帝的追封,他的封号分别是:薛侯、下邳公、薛公,他也被嘉靖帝称作“先贤冉子”。

冉有排行第三,他名叫求,字子有,人们习惯上叫他冉有。他以政事见长。他才能卓异,最善理财,孔子认为,他可做诸侯的邑宰,或者做大臣的家臣。后来他确实做了季氏宰。前484年,齐军犯鲁,冉有率左师御敌,他身先士卒,带领步兵手执长矛,突破敌阵,大败齐军。他向季康子进言,把流亡国外的恩师孔子迎回鲁国。但他帮季氏敛财,却受到老师的批评。冉有也受到前述几位皇帝的追封,他得到的封号分别是:徐侯、彭城公、徐公。

一家出三个圣哲,这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我们知道历史上有三曹、三苏,冉氏三兄弟的成就不下于这两家。但是三冉的名气却没有他们大,大概跟这几位圣贤学习他们的老师“述而不作”有关。孔圣人述而不作,却名垂千古,因为他的弟子门人记录他的言行而留下千古经典《论语》,而三冉就没有这么幸运,所以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要沉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