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元宵节有什么习俗

元宵节有什么习俗

元宵节有什么习俗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习俗包括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放烟火、踩高跷和舞狮子等。以下是这些习俗的具体介绍:

习俗名称 详细描述
吃汤圆 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赏花灯 元宵节赏花灯是重要的习俗之一,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猜灯谜 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
放烟火 放烟火是元宵节庆祝活动中的一部分,虽然在古代主要是燃灯,但现代的元宵节庆祝中也包括放烟火,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